1-2 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

<第一篇:基礎理論介紹>

簡介工作記憶區與永久記憶區

在「記憶」那篇文章中,我們討論了腦神經所組成的記憶系統,並說明了記憶系統主要有兩種記憶區:工作記憶區以及永久記憶區。工作記憶區就像電腦的RAM,主要是負責有關運算比對的工作。而永久記憶區就像電腦裡的硬碟,主要是負責儲存資料。兩種記憶區各有各有所長,也各有所短。這篇文章就是要分別討論這兩種記憶區和學習之間的關係,然後找出幫助記憶的方法。

玩電腦的人,總免不了愛問「你的電腦有多少RAM?」越多的RAM,代表電腦的「腦容量」比較大,可以處理更多的資料,所以速度也較快。對認知科學有興趣的人,也免不了好奇要問,我們的記憶是否也有容量的限制?據研究指出,我們的工作記憶區的確是有容量限制的,但永久記憶區的容量卻是接近無限,就看我們如何使用。

工作記憶區最多只能處理七組資料

根據喬治米勒(George Miller)的研究,一般人的工作記憶區裡,最多大概只能同時處理七件事情左右,就好像一台只能同時開啟七個視窗的電腦一樣。如果超過了這個數目,先前正在腦中處理的事情就會被排擠掉。

你不相信的話,可以自己做個實驗:翻開國語辭典,隨便找出幾個互不相關的辭,記在腦海裡(不准抄下來),然後逐漸增加辭的數量,越記越多,慢慢地,你會發現,快記不住了,不管你再怎麼努力,不是新記的辭記不了,就是舊的辭忘記了。最後你寫下你還記得的辭,算算看有幾個,差不多就是七個。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工作記憶區的容量是有限制的,就好像一個只有七張桌子的實驗室,我們可以在上面做各種實驗,但同時只能有七組學生一起做實驗。

由這個道理,你應該可以推測,如果校長訓話的內容,超過七點指示,全校師生,包括校長自己,都無法記住所有的指示,而且這是受先天限制,無法改進的。過去讀國中時,我們都要背誦青年守則,十二條彼此不相關的守則,硬要塞到腦子裡,想起來實在是不人道的事情呀!

最近美國有個媽媽,生了七胞胎。我就很慶幸她沒有生八胞胎,否則將來他們全家旅行點名的時候,這個媽媽大概每次都會漏掉一個孩子的名字,那就很糗了!

藉著「串連資料」,我們可以讓工作記憶區在同樣的容量限制下,處理更多的資料。

有追根究底,凡事懷疑的學生們大概會問:我能把李白的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」二十個字,完完整整,一句不差,一字不漏地背下來,代表我的工作記憶區可以同時處理二十個東西,我是不是天才?問得蠻好的,雖然你其實不是天才!

喬治米勒找到了工作記憶區的限制,發現人不一定勝天,潛力不見得無窮之後,讓不少人大失所望,但他隨後也提出了另一個安撫人心的道理。他說這個七嘛,是指七個不相干的事件,至於每個事件裡包含了多少資料,那可就說不定囉!咦?這有漏洞可鑽哦!這就好像是國王允許你,可以從他的米倉裡帶走七袋米,可是卻沒有限制你米袋有多大,如果你縫了好大好大的米袋,那不就賺到了?完全正確!你真是蠻適合當奸商的!

我們的工作記憶區巧妙之處就在這裡。就像實驗室的桌子,雖然有一定的數量,但卻沒有限制你做怎樣的實驗。能力差的,只能拿根溫度計在這桌子測量開水溫度,能力好一點的,可以解剖青蛙,厲害的高手,用同樣的桌子,卻可以用來測量光電效應,得到諾貝爾獎!所以啊,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,雖然天生限制,每個人的工作記憶區都只能處理七個區塊的資料,但厲害的人,就是有辦法巧妙利用這七個區塊,讓他們發揮最大的效用。

舉例而言,當你在背東西的時候,如果想辦法,讓要背誦的東西,彼此產生關連,變成一串一串的資料組,而不是單一的個別資料。原本數目龐大的資料,就可以被區隔成少數的幾個資料組,一組資料只用一個區塊,那就可以減少區塊的使用量,也就不會超過限制了!

舉前面那個背誦李白詩的例子而言,如果一個人對中文字一點都不瞭解,以為一首絕句是由完全不相干的二十個字所組成,那他就真的需要二十個區塊來背誦這首詩,顯然一輩子都背不全了。但是,如果他稍微聰明一點,把這首詩中的每一句話都當作一個單位來處理,就會發現,「二十」個字,其實只是「四」句話,所以,用四個區塊處理就綽綽有餘了。如果更高竿一點,把整個意象用一齣二十秒的廣告手法來表現,「四」句話其實就是「一」齣戲,那只要使用一個單位就背成了。

再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:你記得我們國中時怎麼背化學週期表嗎?幾百個沒有關係的元素,要橫著背,縱著也背,這怎麼可能呢?還不就是靠著口訣幫忙的:「甲愛那美女,。。。。鋅鐵鉛銅共一斤」來幫忙。「鉀,鈣,鈉,鎂,鋁」原本是五個不相干的東西,要五個區塊,現在被口訣一串,只成了一句俏皮話了,一個區塊就夠了,好記多了不是嗎?

聰明的人,並不見得有更多的腦容量,但確有較好的方法處理資料

所以,聰明的人,並不就是他們擁有比常人多的腦容量,而是他們有較好的方法處理資料。他們會把資料分門歸類,組合包裝,來降低處理的複雜度,讓處理起來更有效率!比如說,他們會藉著比較分析,讓知識之間彼此產生關連,或者把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,或者把類似的知識歸類在一起而把不同的知識分開。在某些特殊狀態下,有些知識之間明明沒有關係,他們也會利用口訣等技巧,「強詞奪理,自圓其說」,把他們放在同一個區塊,以幫助記憶。

天龍八部這本小說裡面,喬峰在少林寺被兩個和尚逼問一件事情,喬峰解釋了,可是兩個和尚不相信,罵他:「你強詞奪理,居然還想要自圓其說」。喬峰回答:「我如果能夠自圓其說,就不算是強詞奪理」。哈哈,好個喬峰,說得真是太好了。其實我們的腦袋,整天在做的事情就是「自圓其說」。「自圓其說」不僅能幫助我們記憶,也幫助知識的整合,事實上,整個知識建構的過程,就是靠著不斷地自圓其說而演進的。

孔子談治國之道「不患寡,而患不均,不患貧,而患不安」,對整天嫌自己腦袋不夠用的人應該頗有啟發。工作記憶區要是管的好,絕對夠你用,不要整天患貧患寡了啦!

永久記憶區主要負責儲存資料,容量幾乎沒有限制,但資料很難寫入。

談完了工作記憶區,現在讓我們繼續分析永久記憶區。永久記憶區主要負責儲存資料,它有很大的空間,也可以存得久,但卻有一個嚴重的缺點:資料不容易存進去!在永久記憶區存東西,就像在大理石上刻字一樣,雖然刻上去之後可以保存很久,但卻得花很多苦工才刻得上去。而這個地方,也就是一般人所抱怨的「記憶力不好」所發生的地方了。

學生常會抱怨「上課時都聽得懂,但回家就忘記了」。這種情形,靠著我們對工作記憶區及永久記憶區的了解,可以很容易的解釋。上課時,我們用工作記憶區進行理解,分析,比較等各種工作,因為工作記憶區有容易寫入資料的特性,所以我們上課時,覺得聽得懂,看得懂,想得通,印象鮮明,清晰可見。但接下來資料送往永久記憶區時,因為永久記憶區有不容易寫入資料的特性,所以許多資料就流失了。回家後,便覺得印象模模糊糊,只能想起片段模糊的概念。之後隨著時間的增長,如果沒有複習,資料便會繼續流失,到最後忘得一乾二淨。

我在好幾年前念清華電機系時,修了電路,電子,電磁,通訊等各種學科,當初也都通過各種考試,可是現在要讓我回想內容,說真的,我除了書皮的顏色還記得之外,其他大概都忘記了。

永久記憶區裡的資料,仍然會隨著時間的增加,以及主觀的意見累積,逐漸改變

雖然永久記憶區裡的資料可以存的比較久,但還是有逐漸淡忘的現象,像是鋼筆筆跡一樣,會隨著歲月的累積而逐漸消逝。不信的話,你可以回想小學第一天上學的情景看看。那時候的你,可能覺得「第一次上學」,是「有生以來」最重大的一件事了,但隨著「有生之年」的不斷增加,重大事件也不斷發生,「第一次遠足」,「第一次帶便當」,「第一次得獎狀」,「第一次看顯微鏡」,「第一次和女生牽手跳土風舞」,新的經驗接踵而來,慢慢地,就把「第一次上學」的經驗拋諸腦後了,現在回想起來,大概已經是模模糊糊,只剩下幾個淡淡的畫面了。

除了時間之外,主觀意見也會改變永久記憶區中的資料。故總統蔣公曾經說過「思想產生信仰,信仰產生力量」,在我看來,思想會不會產生信仰有待研究,但是信仰可以產生思想倒是千真萬確的。所謂「杯弓蛇影」,一個疑神疑鬼的人,看到草繩都可以誤認為蛇,這不就是因為成見所導致的感官神經誤判嗎?

當我們對某件事物深信不疑,久而久之,我們的神經系統也會「專鑿附會」把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,都當作已發生的情況來對待。我曾經有個朋友,很嫉妒另一個同學的文學才華,有一次當著我的面,就批評那個朋友的某篇文章,說他舉的某個例子很不好,可是我回去找到那篇文章一看,卻根本沒有那個被批評的例子。後來有個機會,我又和那個朋友見面,告訴他這個誤會,可是他仍然一口咬定,他有看到這個例子,還說一定是我看錯了。這種「信仰產生思想,思想產生力量」的過程,是蠻令人啼笑皆非的。

資料存得好,遠比資料存得多還要重要。

永久記憶區裡,就像個圖書館一樣,存著我們從小到大,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。學得比較好的人,他腦海裡的知識就放得非常有條理,所有知識,都擺在正確的地方,知識彼此之間的關係,綿密複雜,卻又井井有條。而另一方面,學得比較不好的人,腦海裡的知識,就雜亂無章多了。蕪蔓龐雜,沒有修剪,錯誤的知識也充斥其間,沒有清除。以書櫃作比喻,有些人的書櫃,書雖少,卻每一本都是有用的資料,能夠真正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。而有些人的書櫃,書雖多,卻都是過時的或是錯誤的資料,雖然滿滿塞了一整櫃,卻一點用處也沒有。

舉例而言,一個學生,死背了各種數學題目的特殊解法,卻沒有真正的融會貫通,那他對數學原理的了解,絕對比不上那些深入了解原理,卻不知道特殊解題技巧的學生。所以啊,同學們!與其過分花時間去練習特殊技巧,去應付那些千年難得一見的不人道題目,還不如多花點時間,好好的把基本原理弄清楚,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。太過分太刁鑽太沒天良的題目,就別裡它了。

這道理雖然間單,但卻不容易做到。聯考的壓力,早已養成學生們患得患失的心理,做題目就像是錦衣衛抓犯人一樣,寧可錯殺一百,不可錯放一題,只要聯考考過的題目,不管如何刁鑽弔詭,也要把它弄懂。如果真弄懂也就算了,偏偏許多學生,明明不懂,又害怕聯考會再考一次同樣的題目,便硬把解法死記下來,圖個心安。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行為。

沒有真正了解的東西記不久的,一下子就忘了。即使你費盡千辛萬苦,真把它給硬記下來了,它也無法真正融入你的知識結構裡,你只能用它來應付完全一樣的題目,但卻不可能觸類旁通,運用到別的題目去,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了。再者,這些囫圇吞棗的東西記多了,永久記憶區裡便開始充斥著東一團西一堆的凌亂資料,日積月累之下,反而混淆了整個知識系統,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。

新知識要和現有的知識產生關連,才容易記得住

雖然我用書櫃來形容我們腦海裡的知識,但有一點是非常不一樣的。書櫃裡的書是一本一本的,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關係。但是,腦海裡的知識,是彼此之間互相聯結的,就像一個三度空間的蜘蛛網一樣,網裡面的每個節點都代表某個知識的片段,彼此之間盤根錯節聯結在一起。

在我們學習新概念的時候,這個新的概念,會試著在腦海中的「知識蜘蛛網」裡,找尋和它相關的各種概念,如果找到了,這個新概念就會產生一些蜘蛛絲,和這些相關概念連結在一起,相關的概念越多,產生的蜘蛛絲就越多,新概念的附著性就越強,不容易忘掉。如果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舊概念,這個新概念,就只好孤伶伶簡單地附著在蜘蛛網裡,沒有任何蜘蛛絲連結,所以就容易忘記。

你知道船下錨的過程嗎?船在水上,如果沒有下錨,就會隨波逐流,定不下來。為了把船隻停在固定的地方,水手們就會把錨拋下來,希望這錨能勾住海底的岩石,硬塊,來拉住船隻。如果海底到處都是岩石硬塊,這錨就下得很穩固,船就不會漂走。相反的,如果海底都是鬆軟的泥沙,這錨就下得不紮實,船容易漂走,這時候,船長可能會下令,再放一根錨下去,希望兩條錨的力量,合起來可以讓船比較穩固。

人際關係裡面,有攀關係的說法。新的觀念就像是這條船,在我們的知識蜘蛛網裡,找尋下錨的地方。對它而言,這個知識蜘蛛網裡每個和它想關的概念,都是一個岩石,可以拋下一根錨來穩住自己。相關的概念越多,可以拋錨的地方就越多,新知識就越穩固。如果一點相關的概念也找不到,這新知識就停的很辛苦,隨時都會漂走。

舉一個例子,一個已經學會象棋的人來學圍棋,速度一定比重頭學圍棋的人快。因為他的知識架構裡面,已經有了一些類似的知識作為基礎,所以新的知識進來的時候,很快就找到「攀關係」的地方,一下子就可以觸類旁通了。

學生們所抱怨的「我的記憶力不好,東西學了就忘了」,可能有兩個原因。一是這個觀念太新了,他過去一點類似的經驗也沒有,無法參考,就好像是船下錨的時候,把錨拋在淺淺的沙灘上,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拉住這新觀念,所以一下子就流失了。第二種可能,是這學生雖然有很多有用的類似觀念,但他卻沒有好好利用,沒有去認真比較分析,深入探討。也就是說,雖然海裡充滿了岩石硬塊,但船長卻忘了把錨拋下來,把船固定住,船一下子就漂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