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3 專家與非專家

<第三篇:觀念探討>

人人都可以是專家

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嗎?小時候聽老師這麼說的時候,我都是深信不疑的。老師還說:「人一能之,己十之,人十能之,己百之,及其知也,一也」。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」只要有恆心,有毅力,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。年紀大了,才慢慢了解,事情好像不是這麼解單。有些事,努力固然可以達到,有些事情,似乎是努力不來的。

我開始相信,有些人的成就,是天賦的,常人無法企及。有人形容李白為詩仙,就是說他的文章瀟灑奔逸,純屬天成,努力也求不得的,正所謂「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」。我個人沒有什麼音樂素養,有時也很想知道莫扎特貝多芬他們在作曲時是什麼感覺?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慢慢像堆積木般堆砌出一首曲子來呢?還是豁然之間腦袋裡會響起優美的旋律,他們只是趕快拿起筆把那旋律抄下來呢?我也是很容易迷路的人,看到有些人,談笑之間就能不知不覺把路記起來,常常覺得很羨慕。我開始發現,有些人,真的只能用「天賦異稟」來形容了。

幸運的是,雖然天才只能天縱,專家卻可以人為。在行為主義(一種影響深遠但已逐漸過時的學習理論)盛行的時代(1950-1970),科學家興奮地發現,他們竟可以靠著科學方法,教導老鼠走迷宮,猴子開鐵籠,鸚鵡溜滑冰。甚至有人誇口,只要給他足夠的環境控制權和一群正常智商的小孩,他可以利用制約反應(行為主義所提倡的教學法),製造出各種專家,律師,會計,工程師,都可以!雖然後來科學家們逐漸發現,學習的過程遠比他們所想像的還要複雜多了,但卻也讓我們了解,隨然成為天才不容易,但是人人都可以是專家。

我所認為的專家

固然律師,會計師,工程師等,有一個「師」掛在頭銜尾巴的人,都可以稱為專家。但本文所者的專家,定義更為廣泛,只要學有專長,對某個主題有特別興趣而有點小研究的人,都可以稱為專家。如果一個小學生,對蝴蝶標本有特別的研究,那他該是同學們眼中的專家,也是我心目中的專家。就像韓愈所說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,如是而已」。

我在念博士班時,有個朋友,叫史帝芬,他最大的心願,就是將來能當一個「網路教授」,能夠在明尼蘇達達州的湖邊,一邊釣魚,一邊用手提電腦和學生上課。所以他從大學時代起就對「網路教學」很有興趣,讀書不說,還到處蒐集有關的論文,會議,學校等資料,詳細的整理之後,放在他的首頁上,成為一個非常好的資料庫,也成為一個有興趣研究網路教學者很好的起步點。進入研究所之後,他常常帶著這個題目,找指導教授,尋求合作的機會。時間一久,很多教授都知道他有這個首頁,口耳相傳之下,許多外國來的教授,來學校參觀訪問的時候,都會請他做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展示,介紹它的首頁以及網路教學的近況。他的人脈以及研究資源,也就這樣慢慢展開。

對我而言,雖然他還只是一個學生,但他已經是網路教學方面的專家了。所以啊!行行都可以出專家,人人也都可以是專家。

專家腦袋裡有什麼?

在「記憶」一文中,我曾提到我們基本上有兩種記憶體:工作記憶體及永久記憶體。工作記憶體式負責處理資料,而永久記憶體則負責儲存資料。兩種記憶體合作,組成我們的記憶系統。

永久記憶體裡,基本上存著兩種資料:概念式知識和劇情式知識。概念式知識,是靜態的,諸如觀念,邏輯,道理,規矩,原則,名稱,性質,關係等知識。而劇情式知識,就是動態的,連續的,像是童年回憶,電影情節的片段,遠足的經驗,第一次牽女朋友的手的感覺,一首歌的旋律,一解剖青蛙的步驟等。

專家的記憶體容量,和常人一模一樣。他們的工作記憶體裡,同樣受到「同時無法存在超過七個區塊」的限制。他們的永久記憶體裡,也一樣存著概念式知識和劇情式知識。但由於他們平時很有系統的儲存資料,在需要時能很有效率地組合資料,所以相對地,他們能在同樣時間裡,處理比常人多好幾倍的資料。

廣泛的涉獵知識

專家在他們的專常領域上,會廣泛的涉獵相關知識。知識經驗豐富之後,自然逐漸有能力解決問題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又有了更多的學習經驗,就是這樣,知識帶來經驗,經驗又帶來知識,像滾雪求一樣越滾越大,專家就越來越像專家了。

專家固然需要很多的相關知識,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但充分的知識,只是成為專家的基本條件之一,並不是全部。研究人工智慧的人常以為,如果我們可以把某一行的相關知識都存進電腦,那電腦就可以成為專家了。事實上,事情並不是如此簡單。專家需要的技巧不只如此。

系統性的吸收及整理知識

曾經有人做過研究,要分析專家們閱讀論文的方式和常人是否有所不同,結果發現,大大地不同。專家們在讀科學性論文的時候,並不是從頭讀到尾,而是整本期刊拿來,先看索引目錄及摘要,迅速找到有興趣的文章之後,先看頭尾的簡介和結論。如果還不錯,再仔細看中間的研究方法和過程,如果還覺得很有價值,才開始從頭精讀一遍。也就是說,專家們有自己一套讀文章的器巧,他在一開始並不依照作者所使用的起承轉合,而是使用自己的「成見」來瀏覽資料。在這階段,他們是用自己本身已有的知識來彌補瀏覽時所忽略掉的細節。就像某笑話中的長舌婦對鄰居說得話:「你只要告訴我故事的男女主角,中間的過程細節我自己會編」。

會有這種現象,是因為專家們經過長久的訓練及經歷,已經發展出對事物的特定看法,說好聽點是「心智模型」或者「獨立思考的能力」,說難聽點就是「成見」。他們會有自己的邏輯,而且也習慣用自己的邏輯看世界。舉例而言,一個物理學家腦海裡的知識,可能都是用「原因」「過程」「結果」的邏輯結構存著。所以,當他閱讀時,也就習慣性的要馬上找出文章中「原因」「過程」「結果」的結構,才可以馬上和舊資料做比較分析。等到這些大原則滿足了,才有餘力去看細節。

這種方法,在大量閱讀時是最有效也最省時的方式。第一,他不會被許多作者雜亂無張的敘述搞得昏頭轉向,忘了原先閱讀的目的。第二,他可以立即把新的知識,做成一種固定的格式,好方便和所有已經存在的知識作比對分析的工作。第三,他可以很快略過沒有用的文章,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更廣泛的閱讀。所以,如果讀者中,想要利用大量閱讀課外書的方式來幫助記憶教科書的內容(我在「記憶」一文中曾鼓勵用這種方式來幫助記憶),這種方式是值得參考的。

當然,這種「有成見的閱讀」有時也是蠻危險的。成見的存在,常常會阻礙新思想的誕生,對「非主流思想」,也會有不該有的排斥。有人曾戲稱:「專家就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」,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。

專家會建立起「心智模型」

在廣泛的吸收知識與經驗,再加上有系統的吸收與整理,專家會自然而然慢慢發展出一種在專業領域上的「心智模型」。

所謂「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做詩也會吟」。詩讀多了,即使沒有認真學過平仄對仗,也會培養出一種「感覺」,知道怎樣的「韻律」「節奏」唸起來有詩的味道。這種「感覺」就是因為大量讀詩背詩所建立起來的「詩的心智模型」。當然,如果能除了讀詩之外,還能真的專心研究詩詞中的平仄格律,這個模型將會更精確有效。

為什麼大量的知識與經驗能幫助建立心智模型?那是因為腦神經有特殊的構造,非常適合做「歸納資料,找出其中相同點,而忽略不同點」的工作。舉例而言,一個小學老師打算來教導一個小孩子「什麼是三角形?」。他拿出十張圖片,上面都是一個個塗滿紅顏色的三角形,對學生說:這是三角形。學生可能會立即歸納出,所謂三角形就是「紅色的三邊型框框」,這反而錯了。反過來說,如果老師拿出的這十張圖,有各種不同大小的的三角形,而且塗滿各種不同的顏色,學生可能就會發現「顏色不同沒有關係,大小也沒有關係,只要三邊型就是三角形」。這就是一種「經由大量經驗,歸納整理,找出相同點,忽略不同點」的心智模型建造過程。這個過程時常是下意識的,自動自發的,學生可能自己都不知道。這種歸納得來的知識,通常都能符合學生所經歷的事件,但這種知識的正確性,通常也和學生的經驗多寡息息相關。

這種心智模型的建造過程,需要各種「類似」但又「不同」的經驗當作素材,才可以有效運作。越多「類似而又不同」的經驗,造出來的心智模型會越完整,越精密,也越有用。反過來說,如果每次給的都是同樣沒有變化的經驗,反而可能讓學生歸納出錯誤的結果。

學生經常要做大量的測驗題。如果這些測驗題,都是「類似」而「不同」,學生比較可以建立出正確的心智模型。如果,這些題目每次都一樣,經過反覆練習的結果,可能反而養成了錯誤的觀念。

不論任何知識,總會有特例,但若過度練習特例,會讓學生把特例當常態,就不應該了。記得當年學數學時,有些特殊的題型,老師還會教我們一些「針對這種題型的運算技巧」,想起來,還真的蠻可憐的。我也要告訴聰明的學生,如果偶爾遇見一些太過刁鑽,得運用「奇技淫巧」才能解決的問題,就放棄好了。不要總是怕「萬一」而猛背死記,浪費你的時間精力不說,還可能破壞你原本正確的知識架構呢!

專家會使用「心智模型」和「區塊」解決問題

電影「阿馬迪司」裡有個作曲家,在看到莫扎特的交響樂樂譜時,就能一邊看一邊在腦海裡聽到整個樂團演奏哪個曲子的演奏效果。真是神勇!常人一次能看懂一個音符就很偷笑了,那個作曲家怎麼可以同時看懂這麼多音符?

這就牽扯到如何交互運用「心智模型」和「區塊」來解決問題了。

舉例而言,一個好導演,對電影的拍攝一定有一個基本架構。一定要有一種「在腦袋裡上演電影的能力」。它可以在看到文字劇本的時候,就開始用想像力,模擬拍片時,攝影機的角度,男女主角對話的神情,螢幕切換淡進淡出的方式,音響效果等。他能有這整能力,一方面是他要有很好的「心智模型」建造能力,一方面也是要他的記憶體裡,有很豐富的劇情式知識資料庫,供他取用。簡單的說,他的腦海裡已經有很多小小的電影片段,所以他的頭腦能夠稍稍修改這些片段,就馬上在工作記憶體裡重整而組成了一個粗略的電影模型。

專家善於使用「區塊」處理資料

在「記憶」一文中,我也提到,工作記憶體通常只能通時有七個區塊,超過了就不行了。那是因為他的經驗,天分,及知識,也經在他的永久記憶體裡,建造了好多好多的「音樂模板」,就像是拼裝桌椅一樣,一塊塊的木板都是已經切割好,只要稍微修改,就可以馬上使用的。在普通人的腦袋看來,是上百個不相干的音符跳躍不已,在他的腦袋看來,是幾個「大音樂區塊」在進行修改拼裝與組合的工作。他並不超過工作記憶體同時只能處理七件事的限制,但卻能處理遠遠超過我們運算能力的資料。
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的功用就在這里。我們經驗越多,我們的腦袋,越能將所有的知識,整合成一塊塊的的模板,就像是做好了一大堆的七巧板一樣,在我們需要的時候,能馬上組成我們要的形狀,卻又不會超過記憶體的能力限制。所以,懂得學習方法的人,可以把任何的經驗及知識,都消化成內在的智慧。看小說,看電視,玩電腦,郊遊旅行,都會對智慧的增長有幫助。不懂讀書方法的人,即使整天讀書,也無法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