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3 學習作文(三):一些作文的技巧

<第四篇:實際應用>

譬喻

孟子是一個非常會辯論的人,他曾經說過「予豈好辯哉,予不得已也」的名言,來說明辯論是他宣揚理念時不得不使用的方法。而在辯論時,他最擅長用譬喻來解釋他的論點,有一次,有人就問他可不可以不要用譬喻來說明道理,後來孟子怎麼回答你知道嗎?其實我也忘了,主要大意就是譬喻很重要啦!

譬喻是一種用「已知」解釋「未知」的過程。要描寫肥胖的女人走動的樣子,可能會用「像是一個走動的布丁」來比喻;要描寫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,成為國家安定與運作的力量」的抽象概念時,可能會說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,就像是支撐國家殿堂的三大樑柱」。

譬喻要產生功效,在於作者要先瞭解讀者腦海中現有的知識經驗結構,並協助讀者以這些知識經驗為基本素材,重新組織新的概念。以前面的例子而言,作者想要形容一個前所未見的胖女人,他猜測讀者即使沒見過這胖女人,至少也吃過布丁,所以他就用「走動的布丁」來形容這個胖女人。

善用譬喻除了可以成為寫作時的工具之外,也可以成為教學的重要技巧。好老師一定善用譬喻,善用譬喻的也一定是好老師。詳細內容,會在「Anchor instruction」一文中探討。

邏輯(空間,時間,理則)

人類長久以來,對時間,空間,與事物發展的過程,都產生了一定的觀點與習慣。以時間而言,所有人都知道春天之後是夏天,夏天之後是冬天;早上之後是中午,中午之後是晚上。以空間而言,一般人對中文橫式書寫的閱讀習慣是由左而右,由上而下;對中文直式書寫的閱讀習慣則是由上而下,由右而左。以事物發展過程而言時,我們都知道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有原因才有結果。

這些基本的邏輯,幾乎可說是所有人類的預定成見,作者如果能夠利用這些成見,順著讀者的思想習慣來描寫事物,就能讓描寫的過程更有效率。舉例而言,描述一個房間的空間擺設時,應該要順著讀者眼球可能的掃瞄路徑,來描寫各種擺飾。描寫一件紛爭的經過,自然是要順著讀者能理解的邏輯,有條不紊,娓娓道來。

老師常會要求學生們按照「起,承,轉,合」的程序,來寫就一篇文章,這也是一種邏輯的應用。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文章,都可以應用這種邏輯。在新聞寫作以及學術論文寫作時,就會要求以「topic sentence」的「主從式架構」來寫作:一篇文章的重點在第一段寫出,每一段的重點則在第一句寫出。

台灣學生從小被訓練成「起承轉合」方式寫作,到國外念研究所寫論文時,自然是應用同樣的敘事邏輯,但是教授卻是以「主從式架構」的邏輯,來閱讀這篇論文,覺得牛頭不對馬嘴,常常下了一個「沒有邏輯」的評論。這其實是非常冤枉的,台灣學生的論文並不是沒有邏輯,只是應用了不同的邏輯,不過沒辦法,入境就得隨俗,好在這個新邏輯也不是多難,習慣之後就好了。

成語典故

典故就是一些眾人所知的歷史故事,這些故事常常有豐富的意涵,卻可以濃縮在四個字裡,就是成語了。成語典故就像是濃縮雞湯一樣,字數雖少,卻可以增添文章的意涵。舉例而言,一段冗長敘述「這個年輕人過去很會寫文章,但是近年來卻逐漸走下坡,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了」,如果利用典故,就可以改寫成簡短的「這個人已經江郎才盡了!」,言簡意賅,短短幾個字,就傳達出完整的寓意。

但是運用成語也要小心。成語的妙處,在於能夠在讀者的腦海裡,像濃縮雞湯融化到清湯裡面一樣,增添美味。但是不同的濃縮雞湯,適合不同的場合,運用的不好,反而適得其反。而且,有些陳腔濫調的成語,已經無法激起讀者的想像力,就像是過期的濃縮雞精一樣,沒什麼味道,還不如不用。

修辭

修辭指的是用字精確,用字精簡。

「用字精確」強調用最正確的字,描述事物。描述生氣,可以用「不高興」、「不悅」、「氣憤」、「憤怒」、「大怒」、「震怒」來形容生氣的等級。但其中因著身份的不同,而有所限制。「不高興」、「氣憤」等詞可以用在小孩子生氣;「不悅」則適用比較成熟的人;至於「震怒」則適合於高官或尊長,兒童不宜。

「用字精簡」則是強調效率。用最少的文字,表現最豐富的意境。舉例而言,「他在十七歲時的那段時間,愛上了一個他最喜歡的女生」其實用了非常多的廢話,直接可以改成「他十七歲那年,愛上了一個女孩」。

意象

我們常說,很多感覺是筆墨難以形容。腦神經也是如此,很多的感覺,是無法用語言文字直接喚起的。什麼是「痛」?如果我唸「痛」這個字給你聽,你一點兒都不會感受到痛,但是如果我用一根針刺你,你一定就會覺得「痛」!真正好的文字,就是要能夠深入你的神經系統,喚起他所預期的感覺。

其實,所有的藝術,都是想要達到同樣的目的,只是使用不一樣的工具而已。文學家用文字,音樂家用音符,畫家用顏色,舞蹈家用肢體,都是要利用各種素材,來刺激讀者,聽眾,觀眾的腦神經系統,希望能夠喚起一些深層的感受。

如何描述「孤獨」?「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,念天地之悠悠,獨愴然而淚下」通篇不提「孤獨」,可是卻創造一出個意境,讓讀者感受到人類在天地中渺小的孤獨

意象的創造,已經是最高層的技巧,難以速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