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5 知識如何儲存到腦神經系統

<第三篇:觀念探討>

根據研究,腦神經細胞是記憶發生的地方。

你玩過七巧板嗎?你知道那七塊板子,靠著不同組合可以組出多少種形狀嗎?你學過英文吧?英文字母只有26個字母,卻可以拼出幾十萬個英文單字哩!你玩過童軍旗語嗎?靠著改變舉旗的方式,很多資訊都可以傳遞。你知道嗎?印第安人還可以靠著燒材冒煙,控制煙的形狀和方式來傳遞消息呢!

腦神經細胞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表達訊息,他們以彼此連結的方式,產生無數的組合,來表達各種不同的資訊。由於腦神經細胞的數目非常多,所以他們可以產生無數種的狀態,來紀錄我們一生中所面對的無數資訊。這些資訊包括我們所看到的影像,所聽到的聲音,所聞到的味道,以及其他抽象的觀念,思想,情感等等。

「工作記憶區」與「永久記憶區」

學過電腦的人都知道,電腦裡基本上有兩種儲存資料的地方,一種是RAM,一種是硬碟。RAM存取資料的速度快,但價格貴,資料也存不久。硬碟存取資料的速度慢,但價格較便宜,資料也存得久。

人腦也一樣,雖然都是用腦神經細胞來記憶,但基本上有分成兩種記憶區,一種叫「工作記憶區」(Working Memory),另一種叫「永久記憶區」(Long Term Memory)。

簡介「工作記憶區」

「工作記憶區」就像電腦裡的RAM一樣,處理速度快,我們的思考,推理,想像,分析等工作,都是在這個區域進行,才能馬上運算出結果。舉例而言,當我們見到一個朋友時,工作記憶區就會進行大量的比對分析,最後找到這個朋友的名字,讓我們可以稱呼對方。

簡介「永久記憶區」

「永久記憶區」就像是電腦裡的硬碟一樣,是負責儲存資料的地方。它的容量雖大,速度卻慢多了,而且資料要「寫」到這個記憶區,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和精力,但資料一但儲存到這個地方之後,就不容易流失了,所以才被稱為永久記憶區。

我們可以用「在沙灘上寫字」和「在石頭上刻字」來比喻「工作記憶區」和「永久記憶區」的不同之處。在沙灘上寫字很輕鬆,用手指稍微畫一下,就寫上字了,但海風一吹,筆跡就消失了。而在另一方面,「在石頭上刻字」可就難了,刻一個字就得花上好多力氣,刻錯了要擦掉也非常麻煩,唯一的優點就是一旦刻好了,管他風吹雨打太陽曬,擦不掉就是擦不掉。這就是為什麼墓碑的文字都得用石頭來刻,後代子孫才不會輕易忘記呀!

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如何合作

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一起合作,組成了記憶系統。基本上的合作模式是這樣的:工作記憶區主要負責接收資訊,過濾資訊,運算資訊。資訊的來源包括耳朵聽到的聲音,眼睛看到的影像,鼻子聞到的味道,有時候甚至包括永久記憶區送來的一些舊有的記憶。這些資訊集合在工作記憶區中,進行非常快速的比對,比對的結果,就送回永久記憶區裡面儲存起來。

工作記憶區就像是生產線,永久記憶區就像是倉庫。生產線所需的原料來自於公司採購進來的材料,加上倉庫原本儲存的一些材料,經過種種加工程序,製成成品後,再運送到倉庫中儲存,等待下一回合的加工,或者直接販賣出去。

舉例而言,當我們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朋友時,視覺系統就會把這個人的臉型輪廓資料送到工作記憶區,永久記憶區中也會將許多舊朋友的臉型輪廓資料送到工作記憶區來,這兩種資料就會在工作記憶區中做比較。如果比對的結果,找到一筆相符合的資料,就可以知道,眼睛看到的人,是某某朋友,趕快上前問好。如果比對的結果,完全不合,就知道這是一個陌生人,不必理他。當然啦,如果這個陌生人,經過一些相處,慢慢成為你的朋友,他的臉型輪廓資料,就會由工作記憶區,傳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。下次再看到他,就不會當作陌生人了。

人的一生,會不斷累積各種不同的知識經驗,久而久之,永久記憶區裡,也存滿了各種不同的資訊:歌曲的旋律,小說的劇情,童年的回憶,媽媽煮的菜的味道等等。所謂「老馬識途」,經驗豐富的老馬,比起年輕資淺的小馬,自然記得比較多的地圖,較能擔任領路的工作。

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

我們從每天醒來的那一刻開始,腦海中就不斷進行著「工作記憶區比對資訊,永久記憶區儲存資訊」的工作,簡直像是呼吸一樣簡單自然,但這麼簡單的活動,卻是所有記憶,思考,學習,感受等複雜行為的基礎。

在工作記憶區內所比對的資訊,主要來自於感官系統送來的新資訊,以及從永久記憶區送來的舊資訊,比對的結果通常不出下列三種可能性:

一、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不同。

二、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

三、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

舉例而言,有一個五歲的小孩子,在家裡的瓦斯爐上,第一次看到茶壺,覺得很新鮮,便用手摸了一下,發現是冷的。由於以前沒見過茶壺,所以這是全新的資訊,於是「茶壺是冷的」這個資訊就被送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了。(可能性一:資訊是全新的)

過了兩天,他在瓦斯爐上又發現一個茶壺,用手摸了一下,發現又是冷的,搜索記憶,發現以前也摸過的茶壺也是冷的。所以,這個「茶壺是冷的」的資訊又被送到永久記憶區,再重複存一次,而且可信度更高了。(可能性二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)

有一天,他到外公家,也發現了一個茶壺,用手摸了一下,結果竟然被燙到了,這個新經驗和舊經驗不太一樣。令他十分困惑,他觀察了一陣子,發現這個茶壺有把手,而以前的茶壺沒有把手,所以他下了一個結論:有把手的水壺是熱的,沒有把手的水壺是冷的,而且把這個結論送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。(可能性三: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)

下一次,他又到外公家,發現了一個有把手的茶壺,又用手摸了一下,結果也很燙,更證實了他的觀點:有把手的水壺是熱的,沒有把手手的水壺是冷的。(可能性二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)

再下一次,他到阿姨家,發現了沒有把手的水壺,用手一摸,居然是熱的,證明他原本的概念是錯的,只好重新下一個結論:在瓦斯爐上的茶壺是熱的,不在瓦斯爐上的茶壺是冷的,把手並不影響熱度。(可能性三: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)

這個小孩子,就是這樣經由不斷地進行「比對,判斷,記憶」的過程,逐漸累積經驗,建構知識,雖然建構的過程很辛苦,錯誤也層出不窮,但是他的經驗卻越來越豐富,知識也越來越廣博。

衍生的基本原則

我們瞭解了這個「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」的基本道理後,應該可以推論出下列幾個原則。

一、經驗與記憶相牴觸的時候,常常是智慧成長的關鍵時刻

以前例而言,當小孩子面臨「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」的時候,正是他現有知識架構受到挑戰的時候。這時候,他必須重新建立知識系統,既符合新經驗,也符合舊經驗。雖然這個新知識系統,可能在不久之後,又因為更新經驗的刺激而被迫改變,但這個讓知識系統隨著經驗的刺激而不斷演化的過程,卻是智慧成長的最佳方式。

而這種行為,其實已經是各種生物的本能,只是人類發揮地最為淋漓盡致。當我們看到一件違反我們腦海中的知識架構的行為,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找到一個理論來解釋它。如果沒有找到,我們的神經系統就會處在一種擾動的狀態,無法平息。

許多科學家們之所以衷情於研究工作,就是喜歡享受那種「找到答案」的成就感,在不斷的困難,矛盾,衝突之中,終於找到一種完整的架構,讓所有的衝突矛盾歸於平靜和諧,像是狂風大浪之後的風平浪靜,這種滿足,真是難以言喻啊。而另一方面,許多三姑六婆們之所以喜歡批評別人,是本能上要藉著這種方式,來維持心中「我比別人優秀」的知識系統,因為如果不這樣做,他們就得改變原先的知識系統,承認別人比較優秀,這將會另他們難以接受。這兩種情形,高下有別,但其實來源相同,都是起自於人類腦神經系統天生的「在衝突中追求和諧」的本能。

二、累積同樣的經驗,能強化該種經驗的強度

由前面小孩子的例子,也可以發現,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時,能夠加強舊資訊在記憶系統中的強度。驗證的次數越多,可靠性就越高。

假想一個狀況,如果那個小孩子一直到六十歲所摸過的茶壺都是冷的,從來沒有見過熱的茶壺,即使有人告訴他,有些茶壺是熱的,他也會非常懷疑。

小學時,老師曾經問我們「一公斤的棉花,和一公斤的鐵」哪一個比較重,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回答「鐵比較重」。這其實是情有可原的,因為依照經驗,鐵很重,棉花很輕,這經驗是這麼強烈,以致於學生們很難接受「鐵可以和棉花一樣重」的理論。

破解這種迷思的最好方法,其實不是去強調理論的正確性,而是用實驗的方法,讓小朋友們秤一秤一公斤的鐵和棉花,比較他們的重量。多秤個幾次,累積一些新的經驗,就可以讓錯誤的知識架構自然崩潰,而重新產生正確的知識架構。

我們常說,熟能生巧。其實就是想要靠著反覆不斷地練習,提升某種知識在腦海理的強度。然而這其實也有一個隱含的危險:反覆練習,所能提升的是「知識在腦海裡的強度」,可是卻不能「提升該知識的正確性」。舉例而言,反覆練習同一題數學題目,最後可能是讓我們記住該題的解題方法,一看到同樣類型的題目時,能夠馬上聯想起節題的步驟,增加解題的速度。然而,這種方法,卻不見得可以真正提升我們對數學的理解程度。

三、人類的知識演進,是經由不斷的經驗累積

剛剛那個小孩子的知識建構過程,是經由不斷犯錯,改進,再犯錯,再改進,不斷修改原本的知識架構,逐漸趨向正確的知識架構。

人類的知識發展過程,比起這個小孩子的知識發展過程,也差不了多少,不斷地跌跌撞撞,修修改改。所以,人類歷史發展中所產生的知識,從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,大部分所謂「正確的知識」,只是因為「它符合我們現有的經驗」,而如果我們的經驗不夠充分,我們所產生的知識就不完整。舉例而言,「外星人是否存在?」就是一個經驗的問題,目前我們人類所訪問過的星球才幾個而已,我們根本還沒有充分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。有人相信有,有人相信沒有,就是這樣子。如果有一天,外星人訪問地球了,這個問題就得到解答了!

所以,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的知識是否到達完美無缺的境界,我們只知道,藉著犯錯,我們改進了我們的知識系統,讓它更趨向正確,如此而已。也因此,真正偉大的科學家都是非常謙虛的。他們會尊敬古人,因為古人之所以犯錯,是因為他們的經驗不夠,並不是他們能力不夠。他們也會尊敬未來的人,因為未來的人比我們有更多的經驗,一定有更完整的知識,來改進我們犯下的錯誤。他們也會尊重別的文化,因為不同地區的人,有不同的環境與經驗,自然有不同的想法。

四、解釋「忘記」

存在腦海理的知識,多多少少都會隨著時間,逐漸淡忘,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,記憶力再強的人也無法避免。隨便問你,三年前的今天你的午餐內容是什麼?沒有人回答得出來吧!

歸納言之,忘記通常不外乎下列三種原因:

第一種是儲存資料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,資料就逐漸消失了:就好像橡皮筋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,而逐漸變得彈性疲乏,腦神經細胞儲存資料,也會有彈性疲乏的時後,於是資料就逐漸模糊,終至於消失不見。

第二種是儲存資料的腦神經細胞壞了:當腦袋裡的某塊神經細胞被外科手術切除,或者生病壞死了,附著在上的記憶也跟著不見了。這種情形發生在病人或老人身上比較多。

第三種是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了:腦神經細胞有不同的功能,有些負責儲存資訊,有些負責連接資訊。當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減弱,就無法繼續指出資訊的位置,即使資訊明明還在,我們也找不到了。就好像是圖書館裡有些書的檢索卡不見了一樣,書雖然還是在圖書館裡,可是靠檢索卡找書的人,就找不到這本書了。這種情形很常見,有時候你明明記得某件事,可是猛然之間就是想不起來,就是這種現象。

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,失戀的人,如果想要忘掉那個負心人,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外科手術,找出那塊儲存負心人資訊的神經細胞,直接割除,乾淨俐落。不過這種方式,純屬理論探討,請不要輕易嘗試。第二種方法,就是移除所有和那個負心人有關的線索,讓你絕對不會聯想起負心人。不過這個方法也有實際運作的困難,剛分手的人,不要說看到玫瑰花,連看到一隻螞蟻都可以想起對方,要移除所有可能引起聯想的線索,可能得拿個核子彈,把地球炸掉才行。第三種方法,就是「自然消去法」:讓儲存的資訊,因時間久遠,強度逐漸減弱,最後就自然消失,資訊就不見了。人家說「時間是最好的解藥」,其實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。

「忘記」像是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,是不斷在進行的活動。有些懶惰的學生可能因此找藉口:「反正學了也要忘,還不如不學,免得白花力氣!」嘿嘿,這句話唬外行人可以,唬內行人可不行。根據研究,雖然記在腦海裡的資訊都會逐漸忘記,但再把它記回來的時間卻會逐漸減少。第一次背一個單字,可能要花十分鐘。結果隔一天就忘了。第二次再背,可能只要花九分鐘就好了,隔兩天才會忘記,第三次再背,可能只要花八分鐘就好了,而且隔一個星期才忘記。雖然遲早都會忘掉,但努力的痕跡還是在的,並沒有白費。

五、解釋「記錯了」

先前談過,忘記的原因之一就是「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了」,以致於無法連到原先的資訊。而「記錯了」則是「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,連到錯誤的地方」,使得原本不相干的兩塊資訊被連在一起,害我們記錯資料。以圖書館的檢索卡來比喻,「忘記了」是檢索卡不見了,而「記錯了」則是檢索卡上的資料寫成另一本書去了!

「記錯了」和「忘記」和是很類似的情形,但是造成的危害可就大多了。我大學有個朋友,同時交好幾個筆友,幾乎整天都忙著寫信,而內容也多大同小異。有一次忙中有錯,居然把筆友們的名字記錯了,結果收信者都發現名字和信的內容兜不起來,一下子就穿幫了。如果他原來只是「忘記」是誰,大不了查查通訊錄就是了,然而他卻是「記錯了」,以致於大錯造成之後才發現,同時得罪了好幾個人。

記錯事情最大的麻煩在於:你根本不知道你記錯了,明明是腦神經細胞連結錯誤所產生的「虛擬實境」效果,可是你還以為那是實際發生過的事情。科幻電影最喜歡拿這種現象做文章,「駭客任務」所談的就是未來的某一時空,電腦控制了人類,所有人類腦海中的知識經驗都是電腦所輸入的假象,但身處其中的人們,完全無法自覺,還以為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這就是「記錯了」的類似效果。其實,從認知科學的理論上探討,這種現象是有可能發生的,只是技術還太難,所以現在大家還不用擔心。

六、解釋「作夢」

人類的頭腦可說是部完全自動化的機器,它不用你命令,也能持續進行「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」的活動。

白天時,腦神經細胞非常活躍,隨時隨地都在運作,到了晚上,我們睡覺了,它才會休息。然而,如果晚上我們入睡之後,腦神經細胞居然沒有休息,而繼續進行它的各項資訊存取的行為,那會怎樣?那就是作夢!

曾經有個大化學家,絞盡腦汁想要解開一個化學鍵的問題,卻百思不得其解,有一天晚上作夢,竟夢到兩條蛇互相咬在一起,結果他就由這兩蛇互咬的形狀,聯想出化學分子的排列結構。解開了這個難題。

由認知科學的角度看來,夢境的內容,其實是工作記憶區不自覺地從永久記憶區中,找到一些片段的記憶,而重新組織成為新的經歷,存回永久記憶區。這些假造的經歷,其實並沒有發生,但因為它被存回永久記憶區,所以讓我們起床後還可以記得。

由於這些經歷,並非親身體驗,所以神經細胞保存這些記憶的時間都很短,過不久就忘了。據科學家研究,一般人常常作夢,但在起床前就忘了,所以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睡覺時有作夢。

所謂「人生如夢」。其實夢的素材,常常就是由人生經歷中的點點滴滴組合而成,對腦神經細胞而言,夢也是一種記憶,人生的經歷也是一種記憶,兩者的差別,還真的難以分辨。

夢的內容,常常成為心理學家分析人格傾向的依據,這的確是有幾分道理的,畢竟夢的素材,來自於永久記憶區內的一些深層記憶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能不由自主地想要掩飾他們,只有在熟睡之後,才有可能釋放這些深層記憶。不過這方面的深入探討,就不是我目前的能力所能討論的了。